【所篇】你知道諮商所/治療所的同業在做什麼嗎?| 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家旁邊新開了一家「全X」,大約在幾個月之後,旁邊又跟進了另一家「統X」。相對而言,剛開的「全X」因為先設立,所以她選址邊間,無論是直的路、橫的街都可以看到他們家的招牌,而後來的「統X」只能開在他的旁邊,而且相對於「全X」,「統X」大約只有他的1/3空間,又只有一面臨路,而它前面的招牌又恰巧被路樹遮住,不仔細看可能看不到這邊有一家超商。如此一來哪一家容易吸引顧客,哪一家處於弱勢便顯而易見了。這兩家從以前到現在他們的知名度、來客數,都在彼此競爭的消長中,不管是這兩家超商本身或是外界常常被拿來比較、分析。當你知道對手的情況才有可能調整自己的迎戰策略。

在商業環境中如果能夠經常注意相對的競品(同業)在做甚麼,他們用了甚麼,還是以他們不足之處做為自己產品的賣點,都是在社區裡面的心理師或是諮商所/治療所所需要注意的議題。

圖片|來源

經常問在社區的心理師,跟你做一樣的事的心理師有多少人? 是哪些人? 他們做哪一方面? 你做的跟他們有甚麼不同? 多數的心理師都不清楚這些問題,只在社區裡埋頭苦幹,這並非不好,但時間久了就很容易被別人趕上了。

如果不是第一個出現的商品或是商品好得要命,否則只有差異化才有可能在競品之中脫穎而出。個人品牌也是如此,當你無法知道同行中有哪些人跟你作一樣的商品,也不知道你跟別人的差異,就很容易讓自己淹沒在市場中。

最近分析了幾家諮商所/治療所的臉書,發現了三個針對「所」的行銷策略:讓「所」能成為產品、讓「所」調控自己的心理師,最後則是讓「所」吸引個案。

1、讓諮商所/治療所成為產品(所的經營):基本上「所」是不足以吸引個案的,這些「所」不像某些醫學中心,全縣就只有他一家是醫學中心,他是足以用自己醫院的名稱來吸引客群。多數的地區已經沒有唯一一家諮商所或治療所,別人並不會因為名字好聽或具有特殊意義就來作諮商,如果「所」沒有任何的產品,(心理師不是「所」的商品,因為心理師會離開,不會因為某個心理師而讓「所」有名,特別是如果心理師不是所長,更是無法成名,便無法讓「所」被人知道,而多數的「所」就僅止於此。所以「所」要能有自己的商品,才能夠吸引受眾,而生成屬於自己特有或是專門的課程,讓其他「所」不容易複製,如此一來才有可能讓人在芸芸眾生之中找到你,便是讓「所」能成為商品之一的方式。

2、「所」過濾心理師的來源和品質(同事經營):不知道考過碩士的心理師們,如果兩個考生成績都一樣,你們覺得碩士班的老師容易錄取自己學校的考生,還是其他學校來的考生?原因在於自己學校的老師熟悉他的學生的狀況、知道他的本事。當一個「所」能夠透過前面的課程,吸引心理師進來學習,其實就是在培養出屬於自己的心理師策略之一,一方面可以篩選符合自己組織氛圍的心理師,另一方面則是讓他們熟悉課程內容,而可能培養成未來的師資。在此同時,便很容易調控在所裡執業心理師的品質。

3、個案藉由課程了解「所」(顧客經營):在開課的過程中,不只吸引心理師,同時也在吸引潛在的客群,課程內容介於專業與一般民眾之間,這是個養客階段,不只讓個案知道、熟悉你的諮商技術,也容易吸引有需要的個案,做進一步的諮商。在行銷課程時,也容易漸漸的熟悉「所」的專業,不會使人們覺得諮商是高門檻,不容易接近。因為諮商費用價格不菲,所以「所」的專業用說的,不足以說服受眾進門,而是要用做的給受眾看,才有機會讓個案進來。

一個品牌的行銷要有策略的從頭做到尾,才能真正的達到行銷的目的。而不是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反而只會事倍功半。

延伸閱讀:

心理治療/諮商所選址的市場區隔

治療/諮商所「預收訂金」的「底層商業邏輯」

心理治療所開業分析 



臉書加入「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