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心理師「重複邀課」比「邀課數」更重要!| 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過去在機構裡面過有機會受邀到外面演講,感覺自己很厲害,竟然有其他的單位請自己去講,應該自己能力不錯,才找到我。成為行動心理師之後才發現,這樣的邀課多半不是因為自己在某個領域中特別厲害,而是自己打著「某醫學中心」的XXX師而受邀,邀課單位基於也是基於「某醫學中心」而來,所以也不用太自嗨。

過去看到不少行動心理師在自宣傳自己的部落格上面洋洋灑灑的列出近年來有多少公司行號、機構或是醫院邀請上課,這樣的經歷的確不簡單,受人邀請上課的確是在這個領域上或多或少有些名氣,然而,如果想長期的在這個領域上存活下去,這樣一次性的講座,不太能夠建立該領域上的影響力,也因此想透過短期的講座獲得更多的諮商個案或是重複性的邀約並不見得會有效果。

用比較習慣的「心理諮商」比喻,大家可以試想幾種個案,哪一種個案代表你是有能力解決他的問題的心理師?

1)來諮商一次就不來了。

2)協助解決他的問題後,未來即使有問題也不會來找你,其他人也可以做得跟你一樣好。

3)當這一階段問題結束之後,未來他如果有問題第一個就是想要找你談。

在這邊先把心理動力的問題拿掉,否則要想的問題就沒完沒了了。第一種個案對這位心理師可能不太有興趣,也或許無法在第一次就找到核心,還是沒有同理心等問題,都有可能在一次的諮商後便終止繼續。

而第二種心理師對個案而言,你的本事跟其他人一樣,所以並不會因此而繼續找你諮商。

第三種心理師則是真正能夠提供個案所需要的,而不是只有心理師能夠處理的問題。以個案為主,卻不是同理心的概念。而是受眾需求導向,他們能在心理師身上得到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以行動心理師而言,如何看出能力,就在於他是否能夠讓個案持續接受諮商,甚至未來遇到問題還會回來找你。

在邀課的情況,也跟上述的心理諮商類似,一個單位邀請心理師去講座。

一、邀請一次就沒有以後了,多數的心理師會是這樣的遭遇。

二、心理師只能上某些特定的講座,其他的講座則不會受到邀約。

三、心理師受邀某個講座後,機構會期望能開更長時間的課程,譬如半天或是一天的課程,或是相關但不同主題的內容。

若以講課成為固定收入的之一,需要成為第三種的講師。在第一次的講座裡,加入運課、簡單易懂、有趣、願意參與,才有可能累積出未來續邀講座/授課的機會。

成為行動心理師比較擔心的是只有一種產品,有些心理師認為在不同的地方執業,便有不同的產品,實際上不然,不同地方還是在同樣一塊大餅上,正如在台中市裡不同的治療/諮商所工作,其實都還是在吃台中市這一塊大餅,所以建立不同的產品線,比較有生存下去的實力。就如最近的COVID-19,為什麼有些公司倒掉,有些公司卻能夠存活,也就是運用不同的產品策略,才能在危機之下建立護城河,讓自己在不景氣之下。成為行動心理師,也應該要有這樣的思維。 

歡迎按讚、分享 !

臉書搜尋「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