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你的ppt也沒辦法比你厲害的三個方法| 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前陣子在公會幫上一門課,在課後有同事提及不論是在線上或是實體課,作為講師的經常害怕自己的ppt被學員拿去使用,可以以幾個角度去處理

1. 持續更新,每年更新1/3-1/4,特別是職業講師,在專業上不能都在現狀維持,很多過時的案例,更新的理論都在持續的迭代中,而我們過去所想只用一版ppt好幾年的方式,不適用在現今的社會上,多數的講師,不斷的閱讀,進修學習更多的教學技術為著就是建立市場區隔,不讓自己跟別人一樣,也就是不斷的建造出屬於自己的藍海,正如今年疫情期間,許多講師苦於沒有辦法上實體課程的時候,便有一些講師開始學習線上操作,線上課程的內容與一般課程內容的執行方式又不一樣。舉辦這樣的線上讀書會,工作坊等,又比很多在原地抱怨疫情影響的講師跑得更遠了。

還有些講師每一次上完課就覆盤一次,修改調整課程順序、內容,若有人抄襲等到拿出來講的時候,也是好幾版以後的事情了。

圖片| 來源


2.如果拿到你的ppt就可以說出你的內容,勢必你要講的內容都在ppt上面,他可以原封不動的直接講出來,這是我們在過往進行簡報,講座很習慣做的事,就是直接複製貼上書上或是網路上的內容,這樣只要有書有網路的人,直接找關鍵字,就可以找到原文,其實也不一定需要複製你的ppt,也意味著我們的課程,講座內容門檻很低,很容易被別人複製,如果是這樣,請問各位讀者,我們有什麼優勢值得別人請你不請更便宜的又能跟你講一模一樣的人來講呢?所以千萬不要複製貼上書籍與網路資料。

 3. 在演講的時候,內容不能只有書上的(前一篇文章也有提及,很多書上的內容對於一般民眾都太生硬),多要有實例,解釋,而不是只有理論,或是受眾不可能接觸到的場景例子,如此才有可能一方面吸收到受眾的目光,一方面才有可能建立與其他人不同的市場區格,自己的專業價值才有可能被突顯。舉我自己最近的例子,「認識失智症」和「失智者日常生活促進與活動安排」由題目看起來,ppt裡面都是很生硬的內容主題。但主辦單位卻跟我說,你上的課都跟別人不一樣,學生們有很多的互動思考,希望未來有機會能繼續幫他們講課。所以如何把艱深知識化為我們自己的常識,再把這些常識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說出來,也就是考驗講師的功力了。

總之,在擔任講師之前,思考自己如何設計ppt、如何呈現ppt的內容、如何講述ppt的方式,透過策略上的調整,即使別人拿了你的ppt,也比不上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