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要不要做個人品牌? | 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幾年前有一位朋友問我,他快退休了,但退休之後的計畫,要去朋友介紹的一間單位兼任做心理衡鑑,似乎是很美好的願景就在幾年後的退休生活中實踐。


參考「為什麼需要在碩士班開始做個人品牌的三個原因

圖片| 來源

「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畫面」後來見面的時候,我跟他說的第一句話。

「如果中間有甚麼閃失,你覺得這個夢想會實現嗎?」。

他原本喜悅的心情,被我澆了半桶冷水。

「如果你只求有這一份收入,他給你一個小時500元,你接不接呢?」我又問他。他的臉色垮了下來。


我們在退休前往往都設定出美麗的畫面。在這個畫面中,有兩個完美: 

1. 過程都完美,所有你想像的都會一一成就。

2. 收入完美,你會很滿意你兼職的收入。


如果有著第一個完美畫面可能沒想到 ,多年的工作資歷的你勢必累積了許多關係資源,然而這些資源是因為我們站在這個位置上才會有,還是因為我們的能力而吸引別人來接近你? 如果你是因為後者,那要恭喜你,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品牌!  然而多數人卻是因為前者,你的位置讓你那麼受歡迎,一旦這個位置不再了,這個頭銜沒有了,你要靠甚麼呢? 當沒有了這些東西,你想要的結果是否有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而破滅? 就如剛剛的例子,如果這個朋友跟這個單位關係決裂,你還會有這個工作嗎? 如果這家單位的主事者跟你的理想不合,你會想繼續留下來嗎?


第二個完美則是收入的完美:  如果我們在某一個單位沒有特別的功能,只會做大家會做的事情,老闆為何不請便宜又大碗又耐操的剛拿到執照的人來做呢? 如此一來,退休者跟老闆的議價空間就變小了,因為這時候是買方市場(僱主出錢),他們有權利找便宜的,所以退休者被逼著不得不壓低自己的行情以出賣自己的時間(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不),退休者常不願屈就自己去做薪水少的工作,這樣想想看,一個老闆為什麼要請退休者來養老呢? 


這兩個完美背後都有一個問題,都來自於因為別人才能有的完美。過程完美是因為別人介紹了工作。而收入完美,則是倚靠別人給你的薪水。很少想到,如果中間遇到了問題,這些完美還能不能得到?  


除非不想有收入,否則無論是自己開業,或是自己做其他不靠別人而得來的收入,勢必是要做個人品牌。個人品牌的好處就是直接面對、直接經營自己的客群,收入的多寡取決於我們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不是來自於雇主既有的期待。這樣工作內容的選擇性,獨立性就來自於自己,而不用委屈求全,有著自由度更高,更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的機會。


留言